2016年7月20日,由星科创业承办的“创未来·2016中国创投峰会暨潍坊市创新创业大会”在富华大酒店国际俱乐部盛大举行。

财视传媒CEO、传播达人汇理事长张刚先生带来《“双创”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主题演讲。以下为发言全文:
非常感谢大家!本来呢,听完郑会长的演讲觉得压力很大,后来听完宋主编的演讲压力更大。他们都讲了关于双创的很多理念、现状和对策。其实我在提出双创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的时候,我自己还是觉得挺震惊的。为什么呢?因为过去半年来,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看到更多的信息是对于双创的一些反思。这个反思基本上把我们过去两年、三年,通过媒体也好,通过朋友圈也好,通过口碑也好,通过谈资也好,竖立起来的那些形象在过去半年摧毁了一个遍。
比如,我们过去可以说他塑造了一个资本神话,大概创业三个月后估值到了多少个亿,用多长时间拿到了多少钱,几千万或者几个亿的资本融资,然后过去半年我们又开始反思这个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我觉得在双创早期甚至更早的时候,我们对它寄予了太高的期望,指望通过双创来解决许多社会的问题,国家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又有很多双创对象,如大学生,从来没有创业过的人,我们用催肥的方式把它催生起来了。比如我们的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人不能说是难逃其纠,但是有很多投资人是很疯狂的,我们在座有很多创业者,你们去想是不是有很多投资人给你们提出的要求用我们的常识来判断的话是有些错误的,就是说它有悖于我们的常识,我自己的经历也是这样。不止一次有投资人给我讲,你可以把你的创业项目包装得更好、更抢眼,甚至更高调一点,包装得无比的牛,在几千份、几万份的BP里面立刻能显现出来。大家想一下,这个就是有悖于常识的。为什么呢?我们鼓励创新,鼓励创业,但不代表我们可以一夜之间把创新点都激发出来。而且如果真的是有那么多创意和点子的话,那过去十年、二十年都没有激活起来,突然一夜之间、一年之间激发起来,这可能吗?我觉得不可能。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人犯了常识性错误。
第二,创业者也犯了常识性错误。原来我想用一个词,就是投资人疯了,创业者也疯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受到舆论影响和波及,他们觉得你张三通过一个很好的BP拿到一千万,那我同样可以通过包装一个很好的BP拿到五千万或者一个亿。所以,本质上,最后大家把它变成了一种融资的竞赛。这个功课我是做了一点,我做了一点旁观,一点研究,大家可以去注意一下,我们过去两年、三年来,所有的报道都是说哪个创业项目牛,融资多少钱为标准的,那这个标准是对的吗?就像我们上午讨论的那个话题,资本到底是不是第一位的?我记得非常清楚,5位嘉宾里面只有1位嘉宾认为资本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多的人会认为团队、人才、模式、战略可能是更重要的。相当于我们过去两年做了很多很多的探索,这个探索到今天开始回流。
刚才我们看的这个短片,是我们这两年一直在倡导的,我们对历次创业大潮做了一个简单的研究和调研,然后我们发现这一轮创业大潮、双创与几年前、十几年前有一些相像的地方。我们大概总结了下,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创业大潮大概有4拨。第一拨是我们说的84派,第二拨说的是92派,前两拨都是以谨小慎微的试水开拓为特征的,到了第三拨,就是1999年前后,出现很多互联网英雄,大家去看很多故事,那个时候的表现跟我们现在是有很多相像的,大家可能也会以融资作为一个点,资本作为一个点。我特别认同上午有几位嘉宾的观点,就是资本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但绝不是唯一的指标。我们过去两年都认为这是唯一的指标,这个我觉得是错的。
既然这个是错的,那我们就要去看创业的本质是什么。我跟很多企业家去沟通过这个问题,我跟依文的董事长夏华聊,她说她跟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马云也聊过这个问题,他说马云对于创业只有两个字,就是活着。什么是活着?上午有位嘉宾也提到,你有没有面临过第二天工资发不出来?有没有面临过这轮融资拿不到?企业还要不要做下去?我相信到今天为止很多著名的企业家,很多著名的企业,都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2001年前后,现在我们如日中天的科技英雄马化腾,当时他拿着现在我们说的QQ,要50万元人民币,找了丁健(原来是亚信的董事长),找了丁磊(就是现在网易的CEO),说50万我卖给你。马化腾的遭遇不是唯一的,现在很多如日中天的企业都经历过这些,但是马化腾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就是50万也没拿到,所以他说自己做。既然我的公司连50万都不值,那我就自己做。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腾讯帝国,才有了QQ,有了微信,有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红包等等。所以它就是一个活着的典范。
马云其实也是这样。我为什么说这一拨跟上一拨有很多相似呢?就是说马云这些企业家跟我们现在看到的状况是有点相似的。阿里巴巴走到今天,其实也在夸大,或者说传播他的融资过程。2005年,当时的雅虎如日中天,投资10亿美金,在国内我们看到的消息是美国雅虎10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并且把中国雅虎送给阿里巴巴,但是在美国、在海外,你看到另外一个标题,就是美国雅虎收购阿里巴巴。因为当时美国雅虎已经占到阿里巴巴40%左右的股份,所以它已经把它收购了。在那之前大家熟知的可能是马云6分钟搞定孙正义。这是不是一个故事呢?是不是一个值得传播的故事呢?是不是值得引以为傲的故事呢?至少我觉得不是。因为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版本我访问过几个当事人,比如说参与的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吴鹰先生等。其实当时的孙正义并没有什么信心来投资马云,当时孙正义想投资另外的人,后来是吴鹰说你可以考虑一下马云。为什么呢?因为另外一个做的事大家都能看到,马云讲的这个大家未来都不知道会怎样,至少有一个创新点,我们与其花大价钱来赌另外一个人,不如花一部分钱来赌马云这块儿。后来证明他们赌对了。
所以我们去看创业的本质的话,活着肯定是第一位的。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的很多公司,还没有意识到活着是第一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儿。从创新也好,从创业也好,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特点,用一个成语,叫蜂拥而上。我们过去两年、三年,用了多大力量,玩坏了多少事情。比如,我们用了大概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玩坏了O2O。去年上半年我见了很多投资人,他们说非O2O不投,到了7月份,很多人听到O2O闻之色变。后来我们还玩坏了很多东西,包括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包括VR、无人机,包括很多东西。并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并不是说这些产品、技术不够创新,并不是说这些模式不好,而是说我们好多时候过于集中。看到别人做好了,我们就去做,看到别人做好了,这个路径走得通,我们就仿着这个路径做。反过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有多少是创新的?
对于双创来讲,值得反思的东西可能有很多。我是从一个旁观者跟大家分享一个角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回到这个主题,为什么说双创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呢?大家去想,过去的时候有一个网站叫蚂蜂窝,是一个在线旅游网站,它的创始人叫陈刚。去年的时候我们交流,他原来是新浪的一个高管,他说2010年前后,我当时决定出来创业的时候,还是下了非常大的决心。当时大家觉得创业是一个很大的事,不是像我们今天流行的“一语不合就创业了”,还有一句流行的是“创业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说大家今天对待创业的态度已经比过去OPEN许多了,不是像以前大家想的你是不是做不下去了,是不是没有更好的工作了,是不是拿不到更高的薪水了……没有这些,而是我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未来,我就可以去创业。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打开了大家的一扇门。
另外,大家可能也知道,十八大以后,我们颁布了很多政策,大家去看这些文件也好,大家会发现现在提倡的还是创富的理念,就是利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财富,用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我们的勤劳。双创以来,我有一个研究,我朋友圈大约有2400多名的好友,大概有1/4到1/5是创业者。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基本上到凌晨12点以后,还在忙碌。就像昨天晚上我来到会场,看到尹总他们依然在为这个大会忙碌一样。你可以说他们在晒加班,但是你会发现他特别发自内心地来做这些事:我要把企业做好,我要用我的努力把这个模式走得更通一些。有一个段子,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我为什么讲这个段子呢,我觉得它说明了我们创业者的很多心态。有一个外国人问中国的一个企业家,你们企业怎么这么厉害,用了三年就做了这么大的规模。这个企业家说:NO,我其实是用了10年以上。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40个小时,我们是6+1,三年以来几乎从来没休息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当然我们不提倡加班,但是又很多中国年轻人,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给自己博取一个更好的未来。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刚才也讲了之前的84派也好,92派也好,包括99派也好,中间是有一定传承关系的。比如说,我们看99年,马云、马化腾等也好,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他们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做的好的我们可以去仿照,比如说他们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型工具做了很多如媒体、电商平台、社交工具等等,我们今天把过去这个气接起来,这也是启蒙运动的一种,是延续的,没有断代,这也是我们当时提15派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我们认为15派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时代的特征。还有最后一个观点,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我是大概看了一下资料,这个资料是什么呢,现在选择创业的人即使失败了以后,有的去上班,有的可能继续去创业,有的选择做投资人等等,然后最后推导出来的数据是,这个曾经创业或者失败的人还有55%将来依然会选择创业,这个也是我们刚才讲的传承。有这个根在这,会一直往后延续。不是断层的,中间有一种气质和精神传承,是我们认为非常可贵的一块。
与其说这是一个演讲,不如说这是个人的一个思考。很多东西被宋主编和郑会长讲过了,我不想再去重复。我觉得呢,无论在任何时代,在任何趋势和潮流下,思考能力是最重要的。我举最后一个例子,这轮创业里为什么有很多不正常的现象?比如说,最近最火的是什么,是直播。大家有没有去认真研究过,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泡沫。我们大概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研究,我们跟很多朋友去沟通这个事,很多直播平台的CEO去交流这个事,如果你看到直播的状况跟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反差的话,这个是非常可怕的。我们中国大概有七八亿网民,如果把直播平台上的访问量加起来,得出来的可能不是八亿网民,有可能是八十亿,还有的人认为两百亿都不止。这个说明我们创业过程中有太多浮躁的东西,虚夸的东西,如果这些泡沫我们不打掉,我们依然用蜂拥而上、迅速玩坏的方法的话,这个是没戏的。我更希望,双创也好,我们自己提的15派也好,尤其像星科创业尹北京他们组织这么一场盛大活动也好,我们是把那些可贵的东西传承下来,我们把任何潮流也好,任何趋势也好,这中间去伪存真,留下那些最真实的东西,把其中很多浮躁的泡沫挤掉,跟双创、15派是不违背的,本质上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人,我们要活着,企业也是这样,融资不是你的本质,融资可能是你的助力手段之一,但是不能舍本逐末,反过来说融资多少就成了英雄,这是不对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个思考。非常感谢大家耐心聆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