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到底给人类带来哪些福祉?科技发展到今天,为什么教学还是不够公平?像信息一样,教学行为是否能够存储、复制和分发?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11月15日,在由财视传媒、未来图灵联合主办的2018未来发布峰会上,作业盒子创始人兼CEO刘夜分享了对教育的一些看法。
“教育资源方面,北京和河南相差4倍,教育经费方面,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在刘夜看来,科技虽然可以让能源、信息和娱乐变得更加公平,但在教育公平性方面还有巨大空间的发展空间,教学仍像是几千年之前的孔子的教学方式。
刘夜表示,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广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有限的老师之间的矛盾。中国有1.7亿的中小学生,小学有将近一个亿,中学七千万,每个学生要学差不多5到10个学科,但是中国的老师只有几百万,而且这些资源多集中于头部的城市和地区。
谈及教学的本质,刘夜介绍说,是一种老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双边活动,是一种服务而不是物质。而服务又是定制化行为,不能用复制物质与信息的简单方式来复制,只有利用AI才可能模拟一个人,复制相应的能力和动作。
刘夜还认为,相比于真人老师,AI授课具有更大优势,可以实现异步授课和弹性排班,让不同水平的同学一起进行类似于PK的互动,实现千人千路径。不像传统的班级,不管水平高低只是一个学习目标。
此外,依刘夜之见,公立学校是AI应用最好的诞生场景,因为学生有90%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完成学习过程。
以下为刘子豪演讲实录,由财视传媒编辑整理:
从毕昇到图灵,毕昇发明了印刷术,让苏格拉底的思想传播到后来中世纪的欧洲,而图灵是人工智能的代名词,图灵之后我们才能让科技解决物理和化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到科技,我们先看科技到底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福祉?让我们的能源、知识和信息变得更加公平,中国现在的乡村也可以获得电子产品。因为可以存储能源,互联网可以让信息到达每个角落,也可以买到莎士比亚的书,可以买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也可以看到康德的纯粹理论批判,农村的小孩可以得到全世界最好的电影,听到最好的音乐,这些都是科技带来的福祉,它让我们的能源信息和娱乐变得更加公平。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教学还是不一样公平?我们可以看到,教育资源方面,北京和河南相差4倍,教育经费方面,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2016年教育部颁布“十三五”规划,提出在想方设法用网络和信息化的方式让教育变得更加公平。
是不是能够像输送水电的方式一样去输送教育?这个词其实就是信息化。我们可以靠互联网硬盘复制和分发信息,但是教学能否同样存储、复制和分发?
几千年以来,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从生活到交通,但是我们的教学仍像是几千年之前的孔子的教学方式。
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广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有限的老师之间的矛盾。中国有1.7亿的中小学生,小学有将近一个亿,中学七千万,每个学生要学差不多5到10个学科,但是中国的老师只有几百万,而且这些资源还多集中于头部的城市和地区。
我们已经看清物质的本质,但是教学的本质是否真的足够了解?
总的来说,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所参加的双边活动,它是一种服务而不是物质。而服务是定制化行为,并不能用复制物质与信息的简单方式来复制,只有利用图灵利用AI,才可能模拟一个人,去复制相应的能力和动作。
我们把教学从教育里抽出来,教学其实分为六个部分,高级部分是启发和关怀,基础部分是课程设计、知识讲解、引导答疑、诊断分析、奖励监督。
我们有没有可能复制基础部分,让它变得更加普惠。这是作业盒子这几年一直做的一件事,就是教学里的课程设计环节。我们用专家系统做知识拆解,用高频的互动解决引导答疑问题,用游戏化的方式解决监督和激励部分,从六万个对话中模拟一个AI老师,这就是AI的1.0。而真正的AI教学2.0是陪伴式的,像可穿戴设备一样在场景中提供这样的服务。
AI课,相对真人老师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实现异步授课,也有弹性的排班,可以让不同水平和相互水平凑在一起,如果是固定的方式,可以某几个同学一起互动。
虽然水平不一样,但是可以在一个场景下进行类似的PK或者互动或者排序,同学之间更有氛围,实现千人千路径。不像传统的班级,我们一堆人在一个班级里,不管水平高低都是一个学习目标,AI是允许一千人在一个班级里有不同的学习目标,用不同的学习路径,这是整个教学教育本质上一直都在追求的论点。
谈到AI,我们认为公立学校是AI应用的主场景,学生有90%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完成他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