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袂网 · 次浏览 · 2017-01-11
对于“创业公司第一次该融多少钱?”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认为的:从逻辑上来讲应该有三个方面:
(1)项目能估值多少?
(2)自己计划要融多少?
(3)到底能融到多少?
三方面文字上看没多大联系,但是,仔细斟酌却发现是有联系的。
首先公司成立了,产品上线了,核心团队也快组建完成了、没钱去推产品,快没钱发工资了,怎么办?找“有钱的人” 投资人或者个体融资呗,融之前是不是要去估值一下自己的产品值多少钱?能有多大的市场容量?是几千万美金的市场等,周转一圈之后,就要根据市场容量、估值、未来的运营计划等进行计划了。
前面说的这些都是自己意愿下的事,那么,到底能融到多少?这就是投资人的事了,因为,站在投资方角度讲,是对等的, 就赌一个期望值和运气和多年的投资经验,有可能打水漂,有可能赚的身价倍涨。
总之,这个不是你考虑的, 你该考虑的是一定要说服投资人把你计划的钱,拿到手! 那么,该融多少钱呢?
早期创业公司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精确的“估值”方法,你和VC去讨价还价看着办吧。这样吧,换个角度来看,先让我们限定讨论的逻辑假设:
创业者们心急火燎地寻找钱,就算你运气好,一出门就撞上了一个肥头大耳的VC,他问你需要多少钱,你急切地央求:“快快给我20万吧……不对不对说错嘴了,是200万……不不不,又错啦,还是给我2000万吧。”
VC轻松地一笑又诡异地转转眼睛:“钱嘛,当然是没问题的……不过你得告诉我,出这笔钱能买你公司的多少股份?你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钱?”
如果这是你有生以来第一次找VC要钱,我猜这时的你,肯定就像第一次听到一个女孩对你说“我爱你”那样,会顷刻间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创业者们,要是此时此刻的你一无所有、只有一个idea,请原谅我,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帮助你找答案。
不过,假如换了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绝对不会连20万和2000万都搞不清楚……我会精确算计好我未来6到12个月内必不可少的资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然后这样地对他说:“如果你能给足我6到12个月的运营资金,我可以给你1/3的公司股份,这是我的底线,绝对不会超过;如果你能把我下半辈子的经营给全部包下来的话,你我肯定应该是法定的一半一半。”
早期创业的公司,尤其是还没有成型的、没有现金流的公司的估值,实在是很难确定出一道公式的。无论是创业者还是VC,可以看好未来的发展潜力,相互谈判公司的估值和定价,应该客观、理性、适可而止,不要寸步不让,寸土必争。
创业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设法搞定“第一个机构投资人”来确认你公司的估值。因为专业的投资人通常不会莫名其妙地拍脑袋叫价砍价,他们会根据分析和判断来对你的公司进行估值,其依据包括但并不限于:
看出来了吗?估值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拍拍脑袋就可以搞掂的。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
融资就像我们平时吃饭要买米,你知道自己创业辛苦胃口大,每天要吃一斤饭,预测自己至少要活70年,一辈子要消耗的大米等于25550斤。但是你不会把这70年要吃的米一次性买好,而是会每过两个礼拜出去买一次,吃完了再买。实际一点吧,别老是白日做梦搞定你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
初创的公司如果有了第一次机构投资人的“认价”,等于万事有一个起点。而有了第一次估值以后,你公司再融资时就容易很多。
VC投资的游戏就是:在我投入资金以后,这公司就要增值,换句话来说,当下一个投资人进来时,他理所当然要花更高的价钱才能买到和我相同大小的股份。
公司成长需要不断地引入更多的资金,所以会有一批又一批的VC愿意一轮轮地把钱投入到你的公司里来。每经过一轮融资,股价就相应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早进来的VC的持股不断增值,后来的VC不断对公司重新溢价认价,公司的价值也就不断地翻倍。
融资规模越大,风险越高,下一轮融资越难,因为投资者们需要不低于投资成本十倍回报的收益,早期的投资人甚至要求更高。有数据表明,投资人更愿意为一两亿的收益投资,而不愿意为四五亿的收益去冒险,因此设置低一点儿的资金额度更容易完成融资。
假如你在估值2000万美元时融资500万美元但没能成长进入到下一轮估值的话,你会陷入困境,因为风险投资人厌恶“流血融资”(down round,即下调估值)。这将严重破坏你与之前投资机构的合作关系,VC管理团队可能会出于无奈接受下调估值但他们会因此丧失继续帮忙的动力! 切记,切记!
产品原型阶段
第一轮天使投资或自筹资金,融资金额 100,000 RMB,天使占股5%
团队3人(可预备随时加盟人选3-5人),产品上线,市场验证,趋势把握,用户10,000-50,000。
该时间段维持三个月。
第二轮天使投资,融资金额 200,000-500,000 RMB,天使占股10%
团队不超过7人,强化运营,迅速迭代,加强基础平台和基础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可延展性,产品要做到极致,用户100,000-500,000。
该时间段维持3-5个月。
A轮融资,融资金额10,000,000-20,000,000RMB,占股20%
吸引牛人,每个牛人单独出来都能是一个联合创始人,每个牛人带一个团队,每个团队做一个子产品,每个团队5人左右,逐步增加到5个团队,基础平台产品和管理不超过7人,运营不超过5人,共40人左右,每人都可以购买公司期权,按照A轮价格,一共不超过10%,可以少拿工资,多拿期权。
基础平台加大运营力度,用户扩展到一百万人到两百万人,基础平台产品要继续做到极致。
子产品原型不超过2周,群体批判修改时间不超过2周,研发上线不超过3个月,快速迭代。
A轮融资共不超过6个月。
B轮融资 融资金额 50,000,000-100,000,000RMB 占股20%
公司和产品已经成熟,开始加速跑。
这是目前互联网第一次融资 比较 公开的 计算第一次融资时如何确定自己融多少钱的估值!
文章转自钛媒体
v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