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袂网 · 次浏览 · 2017-01-03
问败 | 思考 | 分享 | 成长
问:关于市场调查,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
答:市场调查,我懂,早就做完了!
败:字面意思太简单,谁也不想承认自己不懂,可怕的是大家都以为自己懂了。
问:创业时说市场调查是在说什么?
答:挖掘用户需求
败:自嗨自嗨自嗨。我觉得用户需要这个,我觉得这个广告创意很牛。你不是用户,即便你刚好是自己产品的用户,你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所以敬畏创业,远离自嗨!
问:市场调查有多重要?
答:永远被放在任何商业问题的第一位来讲,你说呢?可惜总是那个最不被重视的,也是导致最多商业失败案例的因素。
败:简单的凭借调查问卷和行业数据,就可以让 麦肯锡营销公司三天三个人收取三千万的咨询费用,可能吗?
问:为什么说九成创业者和营销人员都是对市场调查不懂装懂?
答:市场调查采用最科学的方法用消费行为验证消费心理以得到可靠的关于产品和营销的执行依据的过程。是一切商业活动开始的根基。
败:认为 市场调查 = 问卷调查/行业报告/大数据分析。人性是个奇妙的东西,我想要但我并不真的要。在商业活动中,没有过程只有结果。内心翻江倒海,波涛汹涌,但最后就是转身离开。你的产品再好,营销再给力,消费者没有购买行为,有用吗?
问:“市场调查”是如何致死大多数创业公司的?
答:不做,或者相信大数据+我看了
败:你查没查过各种指数,然后自己在大脑里分析了一下,然后说“我看了……”。
问:大数据不可信吗?
答:大数据之所以叫大数据,首先要深刻的把“量级”烙印在心中。十万人的消费市场在十亿级的数据内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绝大多数的创业公司你的客户群体可以以万来衡量吗?所以不是不可信,而是你级别差太远。
败:总是接触最顶级的思想,最先进的技术,最光鲜的成功,会让人不接地气,创业最致命的就是不接地气。
问:市场调查到底要怎么做?
答:应该问,做市场调查时我该怎么想呢?前面提到市场调查是一个获得商业依据的过程。而依据来源于“消费行为”对“消费心理”的验证。
消费心理:用用户思维得到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试错成本数据反馈(创业的成本除了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外,还有最关键的是初期的试错成本。计算好自己的创业成本,不要因为体力不支而倒在路上。)
败:市场调查并不是得到结果,而是得到依据。一个足以决定成败的依据。
问:我们说要用户思维来思考问题时,是什么心态?
答:按照自己的常识(三观)将自己模拟成一个用户。
败:使用自己的三观,这就是失败的开始。你不是TA,你永远也不可能真的了解TA。
问:什么才是真正的用户思维?
答:让用户自己来说,挖掘用户需求。
败:真的相信他们说的(哭笑不得脸)。
问:挖掘用户需求的思想是什么?
答:重要的事情,用真实反馈数据验证市场调查信息,你需要的永远只是行动上的付费,而不是口头上的我想。
败:记得“用户说出来的需求并不是真的需求”。
强 调 一 下:
问:百战不殆前一句是什么?
答:知己知彼。
败:初期时忽略的黑点,可能是你成长中的大坑。
PS:回到开始在整个商业周期中,直接说就是如果公司还在、生意还在,那么市场调查就没有做完这一说。你都不跟爱人交流感情了,凭什么相爱。
一件值得强调的事情:
问:为什么说年龄是互联网营销最特殊的因素?
答:这个时代已经不是90余00年代差,也不是95与90年代差,而几乎是一年一个代购。其实很容易理解,想一下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一个现实例子:大三和大四一样吗?大四和刚工作一样吗?刚工作和工作一年一样吗?
败:书上学的,老师教的,不如自己思考得来的
答 留 言:
问:成功学能不能使人成功?
答:即便是你学会了前任总结的所有走向成功的方法,也未必走向成功,为什么?你学到的永远只是结果,而“作者”真正强大的是形成这些结果的思维过程。想想自己看侦探小说或者影片的经历,如果最后侦探不能清楚明白并且符合逻辑的讲述自己的破案过程,那即便是破了多么大的奇案,也不会得到认同。
败:跟着别人的思想,就真的走了别人的路。
#掰开揉碎了讲讲如何挖掘用户需求#
本文转自今日头条
上一篇:公司上市必经流程是什么?
v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