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总理报告: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2.5万亿元 收藏

联袂网 ·  次浏览  · 2020-05-22

22日早上9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今年的工作目标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展开一系列的扶持工作。

第一、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通过降低企业政府端的资金支出减小企业压力。

李克强表示,要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2020年国家将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前期出台6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第二、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

第三、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旨在减小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助力中小微企业加速成长。

报告表示,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政府还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政府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要求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保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中小微企业天然具有经营风险高、信用能力弱、抵押物缺乏等特点。尤其此次疫情对资金不足、缺乏担保贷款能力的中小微企业的冲击较大,许多企业难以为继,进而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换句话说,保障中小微企业的生存能力,就是保障就业和民生。


标签:


v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