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你还有隐私吗? 收藏

联袂网 ·  次浏览  · 2018-01-06

进入2018年已经一周了,好多人还恍惚在2017的时光里。

作为引爆2018年的一大事件,“2017支付宝年账单”甫一上线,立刻在朋友圈和微博刷屏了。剁手党们一边瑟瑟发抖地晒出年度账单,一边涕泪横流地表示:2018年一定要痛改前非,好好赚钱!

但做得颇为漂亮的账单H5也引来许多人的怀疑,将支付宝拉入隐私盗窃指责中。用户在翻看账单过程中,会忽略一个位置隐蔽、字号很小的“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授权,而支付宝“自作聪明”地帮助用户勾选了授权。

此事发酵后,蚂蚁金服3日发表声明称,这件事,肯定是错了。据其解释,本来是希望让用户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支付宝年度账单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内容,“初衷没错但用了非常‘哔——’的方式,愚蠢至极”。

3日晚间,支付宝年度账单已经调整了显示方式,去掉了《芝麻服务协议》这一选项。同时,蚂蚁金服也公布了解绑办法,如果你想取消的话,只需要在【支付宝客户端-我的-芝麻信用-信用管理-授权管理】中找到“支付宝”这个选项,然后取消这个授权。 

其实,这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的这件事,许多互联网公司也都做了。

1

事例一:被指侵犯公众隐私 360水滴直播关闭


2017年年底,有自媒体发布了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关注。文章指出,360摄像头和它背后的水滴直播可能正在把你曝光在陌生人的面前! 

 尽管360百般辩解,也无济于事。半个多月下来,360最终宣布永久关闭360水滴直播。

2

事例二:QQ病毒式推广腾讯产品惹祸 腾讯安全管家致歉

近日,火绒安全实验室发布说明:腾讯在推广“QQ浏览器”和“腾讯安全管家”过程中,存在功能严重越位、技术手段严重超常规(和某些病毒的行为一致)等问题。

针对火绒公告中披露的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腾讯电脑管家在微博发出道歉声明:确实出现了不合理甚至伤害用户体验之处,我们已于第一时间全部进行下线处理。


后来,马化腾对这件事回应道:自查了,确实是我们团队违规出问题了,已严格要求整改处理和道歉! 

3

事例三:你写的微博不归你了?所有网友都炸了!

 “亲,我好喜欢你的文章,能贴到朋友圈吗?”

 “我不能做主,我们得向微博写个申请,需要微博的同意你才能贴,要不然咱们得违规。”

微博一贯是段子集散地,但最近,最多的段子可能集中指向了微博本身。

新浪微博因为一则试图禁止用户将自己的微博内容授权第三方使用的“霸王条款”而遭到了各方面的口诛笔伐。霸王条款,在网络上引发众怒,引起网友一致声讨,最后倒逼新浪修改了用户协议中的霸王条款。

4

事例四:马化腾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

正式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所以,前几天,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参加一个论坛的时候谈到信息安全时就表示“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的,随便看,这些问题非常大”。

微信就此很快发表声明,承诺不留存聊天记录、不将聊天记录用于大数据分析。

腾讯公关总监张军也在微博上重申了这两点。

互联网科技发展至今,数据已经成了几乎所有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但也正是这些关乎每个人日常行为的数据,一次又一次地将大众推向了如何保障隐私权的讨论。

北京青年报今日报道,"手机百度"和"百度浏览器"因涉嫌隐私侵权被起诉。

江苏省消保委5日公布,1月2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正式对江苏省消保委起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及相关问题一事进行立案。江苏省消保委认为“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两款手机APP存在违规获取诸如“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各种权限,已经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停止其相关侵权行为。

江苏省消保委表示,两款手机APP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权限拒不整改,也未有明确措施提示消费者APP所申请获取权限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供消费者选择,无法有效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百度公司对此回应称,旗下软件获取权限需经用户授权,不存在“监听用户”的情况,将继续与江苏省消保委保持沟通。



有人说,现在是个没有隐私的时代。因为含有隐私的数据每日都在产生着,而这个过程不可阻挡。如何让大数据之下,公众还可能保护隐私,无外乎要加强法律建设。

标签:


v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