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漫谈 || 3年少卖了80亿包,方便面遭遇中年危机? 收藏

联袂网 ·  次浏览  · 2017-12-02

周末宅在家里

你经常是吃的是什么?

别说话,让我猜猜——

肯定是加上几叶青菜、几片火腿

无敌美味又好吃的方便面

不过,这是以前。

现在的你,多了更便捷的选择——外卖!

有媒体最近报道:方便面正在遭遇中年危机。

袋装方便面诞生于1958年,今年已经59岁。

1958年8月25日,日清食品公司的创始人安藤百福(1910——2007 原名吴百福,日籍华裔)销售了全球第一袋方便面——袋装 “鸡汤拉面”。其后,日清公司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并于1971年增加了杯装方便面。

只需要一杯开水就可以填饱肚子,方便面以其便宜、好吃、方便、保存时间长的特点迅速打开日本国内市场。随后,方便面又走出日本,走向全球。中国人尤其爱吃方便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方便面在中国的营业额曾有连续18年的递增。

有数据为证:2007年方便面的全球销售量大约为979亿包,中国方便面产量达到498亿包,占世界总产量的1/2;中国人消费掉的方便面占全世界1/3,中国已成为世界方便面产销第一大国。

世界方便面协会统计,2011~2013年,中国方便面年销量从424.7亿包增长至462.2亿包。在2015年全世界总消费的977亿份方便面,仅中国人就吃了404.3份,位列第一,是排名其后的8个国家需求量的总和。

还记得你小时候为了集齐水浒卡,每到放学就飞奔去小卖部的日子吗?

多年后,中国大妈去意大利扫货一掷千金,仍要蹲在Gucci门口吃泡面。

就连中国的名人们也坦陈自己爱吃方便面。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靠吃方便面解压;里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拿了冠军后,马龙和张继科得到的奖励是教练刘国梁亲手煮的方便面;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及其团队在创业初期,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全员吃方便面,他甚至还专门招聘过一个能变着法儿把方便面煮出50种味道的员工……

然而,这种持续、稳步攀升的趋势却在2013年之后出现了转折。

2013~2016年,中国方便面年销量从462.2亿包跌至385.2亿包,跌幅高达16.66%。

这种由盛及衰倒“V”字型的发展历程在国内主要方便面企业也有更加直观的体现。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康师傅。

康师傅方便面作为国内方便面行业的佼佼者,它的变化趋势几乎成为整个方便面行业的“晴雨表”。公司年报显示,2006~2013年,康师傅方便面板块营收从10.52亿美元增长至43.32亿美元。2013年~2016年,该板块营收又下滑至32.39亿美元。

不仅如此,整个方便面上下游日子都不好过。有方便面经销商透露,一箱24包的康师傅袋装面,从康师傅厂家拿货在46.5元~47.5元,折算下来每包1.98元,商超卖场终端销售价为2.5元/包。“一包方便面只能赚4毛钱,销量上不去,不仅不赚钱,甚至还会赔钱。”

在此背景下,康师傅和统一双双开始变卖资产。去年至今,统一将今麦郎饮品、健力宝及星巴克股权出售;康师傅则在今年初将西安空置的方便面厂和饮料厂出售,并计划出售江门、南宁等地饮料厂。

日子同样不好过的,还有处于统一和康师傅的夹缝中求生的五谷道场,2006年,“非油炸更健康”的五谷道场销量突破10亿元,位列当时 “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榜首。今年1月11日、3月8日,关于五谷道场的转让信息已经两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4月20日,中粮集团再次将其挂牌拍卖,对于中粮而言,两年来亏损超两个亿,再健康的方便面也难以下咽。

方便面,曾经的出门利器?

在美国彭博社的记录里,方便面市场与农民工热潮一同崛起,“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的方便面碗,有如地面上高耸的起重机一样多”。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农民流动人口,他们是方便面最大的消费人群。

2011年以来,农民流动人口总量增速开始回落,方便面的销量增速也从同一时期开始回落。

方便面还伴随着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火车,活跃在高铁尚未连通全国的时代。仅仅在每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发送旅客就达到一亿多到近2亿人次。绿皮火车速度慢,运行时间长,方便面成为火车上的热销品,是国人出远门必备的神器。

但是高铁时代很快到来,乘车时间大大缩短,方便面失去了舞台。

更何况中国人还迎来了外卖。

当方便面销量开始遭遇滑铁卢时,正是国内在线订餐规模迅速扩张的时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机对身边的10位朋友做了一次调查,其中,50%的受访者表示超过1年未吃过方便面;70%的受访者认为方便面并非健康食品;而90%的受访者有过网络订餐的经历。

韩国人仍然爱吃方便面,是因为韩国的外卖太贵了。一碗炸酱面,外卖比便利店贵29元。点一顿外卖动辄上百,比实体店价格贵三倍,所以韩国人宁愿吃方便面。

方便面的对手不只是外卖,还有不断增加的便利店。从2010年至2015年,中国的便利店总数,从2.1万家增至4.4万家,增长了115%。24小时便利店逐渐替代散兵游勇的夫妻店和小卖部,它们虽然也给了方便面机会,但得到机会的还有包子、便当、关东煮等等热乎的鲜食。

和方便面一起哀愁的,还有香烟、速溶咖啡、可乐、薯片、巧克力等快消品。“不健康”是它们失宠的共同原因。油炸、人工添加剂是方便面的原罪,在越来越重视健康的国人面前,绿色食品才是新的宠儿。

方便面该何去何从?

“5元钱”,这是如今主流方便面品牌确立的高端品种的重要指标分界线,零售价5元以上算是高端面,5元以下则是中低端产品。面对近几年行业的颓势,“走高端化”路线已成为几大方便面巨头的自救共识。从短期效果来看,高端面品种的丰富确实给方便面行业带来了销售额增长的效果,即便一些品牌销量依然下滑,但偶尔能呈现出“量跌价增”的局面。

统一在今年的半年报中特别提及了零售价超过5元的重点品牌“汤达人”、“满汉大餐”的持续热销。今年以来,统一推出了多款高端方便面,比如今年3月份新上市的“台式半筋半肉牛肉面”?,采用高温、高压炖煨工艺让大块的牛肉与牛筋的风味开始出现在方便面中。随后统一在5月份又推出了“上海葱油拌面”,通过采用直面工艺力图保留面馆现做葱油拌面的口味特色,同时搭配创新的阀门式滤水碗盖,让很多消费者愿意尝鲜。

康师傅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推出了以“少添加、浓郁、美味、健康、营养”为要求的熬制高汤系列面,包括胡椒、豚骨、金汤品种。今年康师傅继续拓展“豚骨系列”的销售区域,销量持续走高,尤其是新推出的“藤椒豚骨”口味的销售也节节上升。此外,作为全新概念煮面的“DIY面”则是康师傅的创新品类,配合浓缩萃取的高汤包还原一碗汤的自然鲜美,算是煮面类的新标杆。而其在电商平台推出的“百变DIY”也成为爆款。康师傅在今年的三季报中也特别将高端方便面品种的经营情况进行了阐述。

《2017线上方便面相关消费系列研究》(来源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显示,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期间,整体线上方便面销量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倍有余,国产方便面的销量增长3倍多,增速高达311%。

因此,充分利用线上渠道与消费者实现互动,也是方便面的机遇之一。

不过,尽管对于方便面来说,凛冬已至。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食品的选择变得更多,却不失为一件好事。

看到这里,是不是突然想起,已经好久没再煮上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

编辑 / 小P




星科创业是国内首家线上虚拟与线下实体相结合的综合性、创新型的跨境母孵化器,是一个社会服务和社会中介机构,通过汇聚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制定孵化器的行业规则、标准、盈利模式,构筑从招商、答辩、甄选、入驻、运营、孵化、推动等全链条创业孵化指导体系,提供社会创新问题解决方案;搭建起联袂网作为链接工具和基础设施及交换、交易平台,并将各大资源载体和入驻企业进行相互匹配,全面实现共享、共创、共赢的创业服务生态体系。

星科创业首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跨境孵化模式,面向两级孵化群体,一级孵化各类孵化载体(含四大类孵化载体: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众创空间);二级孵化发展中不同阶段的企业,包含具有一定实力与规模的拟上市和已上市企业、大学生创业者、初创团队等。

——创业路上,星科创业帮你成长,愿你成为一个不油腻的创业者。


v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