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睡眠”创始人自述:我们真的不是钟点房 收藏

联袂网 ·  次浏览  · 2017-07-18

    这是追风口,还是解决了痛点需求?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衣服……共享经济就像一剂催化剂,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事物。


    这不,最近“共享睡眠舱”又蹿红网络。这个名为“享睡空间”的睡眠舱外形酷似太空舱。用户无需登记身份信息和交押金,手机扫码即可入舱休息。在长约2米、宽约1米的睡眠舱内,USB接口、充电口、免费Wi-Fi、插座、小型换气扇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些共享睡眠舱由北京享睡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今年5月,其第一家体验店在北京朝阳门开业。

随着蹿红,质疑声也汹涌而来,譬如密闭空间如何保障消防安全,身份认证隐患如何解决,卫生安全如何保障等等。而前两天,北京“享睡空间”暂停营业、上海拆除共享睡眠舱,“关店”风波让享睡空间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共享睡眠舱尚未形成气候就闭门谢客,是谁按下了“暂停键”?共享睡眠舱的商业逻辑是否成立?享睡空间是追风口还是解决了痛点需求?今天,创业家&i黑马与享睡科技创始人代建功聊了聊。

    以下为代建功口述

    享睡空间是我的连续创业项目,此前我曾担任搜房网CEO。

    今年四月份,我萌生了做共享睡眠舱的想法。启发我做这件事的缘由很简单,我发现员工午休时通常是趴在桌子上或躺在沙发上将就,这样很不舒服。当时我觉得,如果有一个产品能够满足他们午休或碎片化睡眠的需求,应该挺有市场。

    有了这个初步设想后,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对产品做了多次补充。五月中旬我们的产品完成了内测

    在外形上,享睡空间的共享睡眠舱类似“太空舱”。除了外形很酷之外,私密性和舒适性也很高。传统的太空舱产品经过多年的升级迭代,已经有很好的用户体验。我们为它加上一些技术后,就可以应用在更多的场景中,使得共享睡眠舱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释放出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使用流程上,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享睡空间的小程序,就能打开舱门。用户点击“解锁舱门”后可以暂时离开也能结束入住。出于保障用户入驻卫生的考虑,我们提供的是一次性寝具,包括太空毯、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枕巾等。

代建功


    

    五月下旬,当享睡空间的技术、使用流程和体验相对完善后,我们开始了对外公测。前期,我们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投放了50个共享睡眠舱。

    我们本来计划有三个测试阶段:

    一阶段,测试用户消费需求的高低;

    第二阶段,测试用户对产品可承受的定价空间;

    第三阶段,通过测试和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了解监管要求

    通过公测,我们发现用户的消费需求确实存在,共享睡眠舱的确解决了用户短暂休息的需求。

    数据显示,用户消费时长基本在半小时以上,因此我们以半小时起价计费,并且采取分时段收费。高峰期(11点-14点)10元/半小时,超出时间0.3元/分钟;在非高峰期内采取6元/半小时,超出时间0.2/分钟的收费标准。每天用户封顶付费是58元。

    当我们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着手做第三阶段工作时,被一篇“查封文章”打乱了节奏。

    那篇文章称享睡空间被查封了,我向公司的工作人员核实发现,我们以及场地方并没有收到来自相关部门下达的任何书面通知或类似消息。







v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