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相信眼泪 收藏

联袂网 ·  次浏览  · 2017-02-24

作为一个曾经的创业者,我哭过两次。

2013年,刚刚跟合伙人分手,公司连我只剩下5个人。为了给剩下的人提振下士气,就组织大家去团建。可是公司很穷,只能一起去看电影,甚至不能一起吃饭,也没有饮料、爆米花。那天的电影是——《中国合伙人》。

当电影中说:“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自己的尊严”时,已经25年没哭过的我,就像被高压电击中,眼泪鼻涕“piu”一声飙了出来,如果不是害怕引起骚动影响观影而浪费票钱,我可能还会嚎啕大哭,捶胸顿足。

在外人眼中,创业者都有颗坚不可摧的强大内心。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颗心之所以强大,仅仅是因为它经历了千万次质疑、争吵、批评、背叛、逼迫、抉择、壮士断腕……这些如刀般切割,直到伤口积成了疤,疤磨成了茧而得来的呢?

又有几人知道,武装到房室瓣的内心中还有个如眼角膜般脆弱的G点,轻轻一碰便会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呢?

那时的公司,只有我知道公司账上资金几近枯竭;刚刚完工的项目,甲方赖账了;房租将在一个月后到期;两周后就要到公司的开支日了;联通催缴网费的短信在进电影院之前发到了我的手机……而那句“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自己的尊严”就像一根针死死地钉在了这个G点,我浑身抽搐,情不自禁。因为我知道,看完今天的电影,我就要很没尊严地告诉大家——公司已经弹尽粮绝,需要大家同舟共济,向死而生。

而眼泪让我明白——与其说是“告诉”,不如说是“祈求”。

这就是一个创业者的日常,不是每天哭鼻子,而是每天都在死,和去死的路上。

公司苟延残喘了一年之后,终究还是死了。卖了点钱,给大家分完后,说了一句:“这是最后一次给大家发钱,我知道这些钱完全不足以弥补大家的付出,但我真的尽力了!”说完再次流下了眼泪,这是我创业的第二次哭,也是我人生至今最后一次哭。

那一刻我明白了一句话——慈不掌兵!创业不相信眼泪,要是哭能发财,我TM早进胡润了。

一个朋友说起他的创业,更是险象环生。

他说——

你没融资,公司做不下去了了不起就是倒闭。树倒猢狲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除了没面子,其他都没事。

而我那次,真是险过剃头。

融完A轮,公司已经发展到大几十口人,近千平米写字楼,约定好投资商打款的日子到了,钱却没有到。但公司账上已经像遭过贼一样干净。赶紧和投资人磋商,对方却提出了令人无法接受的条件。

那时候,我就像被架在火上烤,扁桃腺肿得跟扁桃一样,两眼赤红,牙龈出血。

为了不让那个投资商得逞,我必须得立刻找到新的投资人进场。但我要找的可是投资人,不是快递,一个电话就能上门。火烧眉毛的是,公司已经已经等不了了……我一咬牙,把家里唯一的房子抵押了,借了高利贷。签完借款合同那个晚上,我扑在老婆的怀里哭了一个小时……那时我的儿子才出生不足百天,而房子的钱其实是老丈人家出的。我真的怕!怕两个月后要带着他们娘儿俩露宿街头。

我要感谢我老婆,那天哭完,她只说了一句话——哭有什么用?快去找钱!

庆幸地是,一个月之后,新的投资人进场,算躲过一劫。

而另一个远房朋友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也是为了维持公司运作,借了高利贷,最终却没有找到钱,于是从23层的楼顶跳了下去。据去过现场的人说:很惨,地上一大滩血,没见到人,只看到一只爱马仕鞋飞出去十几米远。

我想,他大概不是因为没有成功而跳楼,而是因为没有尊严而选择死。

他也算死得有尊严了,但他身边还活着的人却很没有尊严。据说高利贷在他死后不仅收了他的房子、车子,还逼得他老婆也快跳楼了,要不是朋友们凑份子渡过难关,简直就是一出灭门惨案。

凑份子时,我想:也许我还算幸运的吧?哭了两鼻子,一切就都翻篇了。看看这家人……创业连“死”都不相信,怎么可能相信眼泪?

据说马云创业也是哭过一鼻子的。

马云和他的团队曾在北京干过段政府项目,在北京14个月,即使呕心沥血,也最终功败垂成。

在京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上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唱着《真心英雄》,抱头痛哭!

这时马云30岁,连续第4次创业失败。

他应该是最有资格说——创业不相信眼泪的人。因为哭完这次,他和他的十八罗汉回到杭州,开始了第五次创业——阿里巴巴。

最后一句《中国合伙人》的鸡汤送给还在创业的朋友们——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创业不相信眼泪,哭完请继续上路!

文章转自 今日头条


v0531